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其包括:測量本體,所述測量本體的至少一個邊具有若干高度不同的矩形齒,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均分別對應不同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數值。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管端鈍邊的寬度。使用該測量工具所獲得的管端鈍邊寬度尺寸數值的精度好,所需測量時間少且效率高。
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管端測量工具。
[0002]每根石油管線管的管端都需要進行坡口處理,以方便兩兩管線管之間的對接。圖1顯示了進行過坡口處理后的管線管管端的結構,而圖2則放大顯示了該管線管管端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管線管G的管端壁厚處未進行坡口處理而留下的平面B位于管端的一邊被稱之為鈍邊,在實際焊接過程中,將兩根管線管的鈍邊相互對齊后進行環焊,以實現兩根管線管的對接。管端的鈍邊寬度大小直接決定了管線管環焊對接的質量,從而提高了管線管的密封性能,進而保障了輸送管道的使用安全。目前,API SPEC5L和GB/T9711的標準都對管端鈍邊的寬度有著嚴格的要求,通常為1.6mm(±0.8mm),某些國家的管線管購買商對此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其需要達到1.6mm(±0.5mm),因此,管線管制造商需要對出廠的管線管管端進行嚴格的檢驗。如圖2所示,被加工處理過的坡口具有一傾斜的坡口面A,未被加工處理過的平面B位于管端的一邊即被稱之為鈍邊,管線管制造商就需要通過測量每根管線管的管端兩端全圓周方向的鈍邊的實際值來判斷該管線管管端是否符合設定標準,從而實現管線管的出廠檢驗。
[0003]在現有技術中,工作人員是采用普通的游標卡尺來測量管端鈍邊的寬度,如圖2所示,鈍邊B的尺寸很小,很難通過游標卡尺獲得其精確的尺寸大小。另外,工作人員在測量時需要將游標卡尺的兩腳與鈍邊兩端對齊,鈍邊兩端均沒有依靠面,又降低了鈍邊的測量精度。除此之外,工作人員在測量時需要緊靠管端來讀取游標卡尺的數值,管端較為鋒利時可能會碰傷或割傷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測量時還需要讀取刻度小的游標卡尺的數值,節奏慢且效率低。
[0004]為此,企業希望獲得一種精度高,準確好,節奏快且效率高的管端鈍邊的測量儀器。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該測量工具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管端鈍邊的寬度。使用該測量工具所獲得的管端鈍邊寬度尺寸數值的精度好,所需測量時間少且效率高。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其包括:測量本體,該測量本體的至少一個邊具有若干高度不同的矩形齒,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均分別對應不同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數值。
[0007]在測量或校驗時,將管線管管端的管內壁貼靠于兩個相鄰的矩形齒中的一較低的矩形齒的邊部,并將管端抵在兩個相鄰的矩形齒中的一較高的矩形齒的邊沿。由于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分別對應于某一具體數值,當鈍邊靠近于外管壁的一端正好與較高的矩形齒的邊部齊平時,則待測管端的鈍邊寬度大小就等于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也就是說,待測管端的鈍邊寬度尺寸即為該高度差所對應的具體數值。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由于測量本體設置有若干高度不同的矩形齒且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都分別對應不同的數值,因此,較之于采用游標卡尺,在測量或校驗時無需仔細查看并分辨刻度數值,僅需要將具體對應數值直接讀出即可,快速便捷且工作效率高。
[0009]另外,當檢驗管端寬度是否符合在某一區間范圍內或是否滿足出廠標準時,可以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測量工具直接進行判斷,省去了觀察讀數的步驟。
[0010]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中,上述測量本體近似為四邊形,其上邊和/或下邊具有上文所述的矩形齒。
[0011]進一步地,在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中,上述測量本體近似為多邊形,該多邊形測量本體的每一個邊均具有上文所述的矩形齒。
[0012]進一步地,在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中,上述測量本體近似為三角形,該三角形測量本體的三個邊均具有上文所述的矩形齒。
[0013]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形狀,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設計測量本體的相應的形狀。
[0014]更進一步地,在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中,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之間設有凹槽。
[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其能夠實現管端鈍邊寬度的快速、準確地測量和校驗,所測得鈍邊寬度數值的精度高、可靠性好。
[0016]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能夠有效地避免工作人員的碰傷和劃傷。
[0017]此外,較之于現有使用的游標卡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操作便捷且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進行過坡口處理后的管線管管端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的管線管管端在K處的放大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在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立體圖。
[0021]圖4為圖3所示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的俯視圖。
[0022]圖5為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立體圖。
[0023]圖6為圖5所示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的俯視圖。
[0024]圖7為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的操作示意圖。
[0025]下面將根據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做出進一步說明,但是【具體實施方式】和相關說明并不構成對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不當限定。
[0026]圖3和圖4顯示了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在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結構。
[0027]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兩種實施方式中的測量工具的測量單位均為毫米(mm) ο
[0028]如圖3和圖4所示,在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I包括一個具有一定厚度,近似為四邊形的測量本體11,該測量本體11具有上邊Ila和下邊11b,在這兩條邊11a,Ilb上設有若干高度不同的矩形齒,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都分別對應于不同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數值,例如,兩個相鄰的矩形齒12,13的兩個邊沿12a,13b之間的高度差所對應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數值為1.7mm。
[0029]在以上實施方式下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的量程為0.8mm-2.5mm。
[0030]圖5和圖6顯示了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結構。
[0031]如圖5和圖6所示,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2包括一個具有一定厚度,近似為三角形的測量本體21,該測量本體21具有三邊21a,21b,21c,在這三條邊21a,21b,21c上設有兩個高度不同的矩形齒,每一條邊上的兩個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都分別對應于不同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數值,例如,在其中一條邊21a上的兩個相鄰的矩形齒22,23的兩個邊沿22a,23b之間的高度差所對應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數值為1.6_。
[0032]在上述實施方式下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的最小寬度數值為1.1mm,最大寬度數值為2.1mm。
[0033]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并不局限于上述兩種實施方式中的結構,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變換為其他形狀,例如六邊形或八邊形等多邊形,在多邊形的測量本體的每一個邊均設置有至少兩個高度不同的矩形齒。
[0034]圖7顯示了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時的操作狀態。
[0035]如圖7所示,在測量管線管管端的鈍邊寬度時,首先將測量本體11伸入管線管G內,然后將矩形齒15的邊部15c緊貼于管線管G的內管壁,接著令管線管G的管部頂端Gl抵在矩形齒14的邊沿14a處(矩形齒14的高度大于矩形齒15的高度),由圖7所示可以看出,管線管管端的鈍邊靠近外管壁的一端正好與矩形齒14的邊部14c齊平,說明該管線管管端的鈍邊寬度等于矩形齒14,15的兩個邊沿14a, 15b之間的高度差,即為2.5mm,最后由工作人員直接讀取數值。
[0036]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隨之有著許多的類似變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如果從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1.一種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包括:測量本體,所述測量本體的至少一個邊具有若干高度不同的矩形齒,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的兩個邊沿之間的高度差均分別對應不同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數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本體近似為四邊形,其上邊和/或下邊具有所述矩形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本體近似為多邊形,所述多邊形測量本體的每一個邊均具有所述矩形齒。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本體近似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測量本體的三個邊均具有所述矩形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管鈍邊寬度測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每兩個相鄰的矩形齒之間設有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