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掃描電鏡對超快冷工藝生產的紅銹耐候鋼板彎曲失效開裂的斷口形貌、顯微組織和鋼中的夾雜物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紅銹耐候鋼板抗彎曲性能.耐磨高錳鋼發展的基本狀況以及關于改善紅銹耐候鋼板耐磨性研究的新進展,并在此基礎上重點討論了耐磨高錳鋼沉淀強化熱處理的原理、目的及工藝和時效處理對耐磨高錳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規律.將Mn-B系高強度貝氏體鋼板軋成25mm規格采用超快冷系統進行加速冷卻。冷卻后鋼板可以獲得710850MPa高抗拉強度。紅銹耐候鋼板中存在超標的大尺寸夾雜物誘發了彎曲變形過程中裂紋的萌生,而超快冷工藝產生的網狀滲碳體和粒狀貝氏體硬相組織降低了紅銹耐候鋼板的塑性和韌性,促進了裂紋的擴展.通過延長LF工序精煉時間和控制超快冷工藝冷卻速度及提高終冷溫度,使鋼中夾雜物尺寸大大降低,顯微組織轉變為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從而提高了紅銹耐候鋼板抗彎曲性能.對鋼板St13和BH340St14和BIF340力學性能和成形性能進行了對比試驗,并對BH340和BIF340強化機理進行了分析.通過試驗分析得出,高強度鋼板BH340烘烤硬化性能明顯高于BIF340St13St14鋼板;經過烘烤處理后其屈服強度明顯提高;由于PMnSi存在,對BH340鋼板有一定固溶強化作用;對高強度鋼BH340進行烘烤硬化處理不能使晶粒細化;BIF340由細晶強化、固溶強化和析出強化組成的復合強化.

但紅銹
耐候鋼板斷后伸長率僅12.0%~13.0%。通過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透射電鏡等對鋼板及單向拉伸斷口的顯微組織、析出物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超快冷條件下鋼板表層可以獲得廣泛的板條貝氏體組織,板條貝氏體中的滲碳體分布于板條及板條束間的界面上,形成類似珠光體的片層結構,明顯提高鋼板強度。變形過程中,滲碳體內易生成微裂紋,降低基體組織的加工硬化能力,導致斷后伸長率偏低、鋼板塑性下降。